戰“疫”中的城管人——南明區綜合行政執法系統抗疫群英像
發布時間:2022-09-26 11:25 來源:南明頻道

南明區綜合行政執法人員在對花果園片區進行環境消殺。 南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供圖

南明區綜合行政執法人員在搬運生活物資。南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供圖
自9月2日此輪疫情發生以來,在抗疫一線涌現出眾多可欽可敬的先進人物。他們來自不同行業、堅守不同崗位,無私奉獻、竭盡所能。其中,南明區綜合行政執法系統的200多名工作人員組成花果園戰“疫”攻堅隊,根據省、市、區的安排,有力有序配合開展花果園片區的疫情防控工作。
為了維護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南明區綜合行政執法系統的“戰士”們至今已駐守花果園片區24天。他們有的一直堅守花果園高風險區域,對樓棟生活垃圾進行清運,對環境進行消殺;有的積極配合協助社區工作人員開展物資轉運、人員轉送、值守防疫卡點、維持核酸檢測采樣點周邊秩序;有的全力保障花果園周邊環境衛生,增加對周邊路面、環衛設施以及垃圾收集容器的消殺沖洗頻次,最大限度降低病毒的傳播風險;有的持續做好市政設施和綠化管護工作……
9月2日晚上,南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黨政辦工作人員、家住花果園的冉振宇響應局里的號召,就地轉化為志愿者,趕到南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駐花果園的片區指揮點,投入工作中。他也是該局最早一批進駐的人員之一。
冉振宇是南明區綜合行政執法系統駐花果園的“大管家”,100多名同事的防疫物資、生活物資都要由他進行保障、協調。
“最初幾天的情況最為繁雜。”不管是防疫物資還是生活物資,冉振宇每天都要計算存量和消耗的數量。疫情防控前期,存在臨時增加人手導致抗疫物資跟不上的問題,但又必須先保供一線人員的需要。為此,冉振宇專門用一個小本子記錄每天各個點位的人員情況,確保把防護服優先提供給一線人員,把新鮮熱乎的盒飯用最快速度送到點位上,而他和非一線崗位的同事則先緩一緩,有時數量不夠,就午飯并著晚飯吃。
在冉振宇看來,這些都算不上什么。“有的同志幾天吃不好飯,晚上就用紙殼一鋪睡在地板上,那才是真辛苦。”為了改善一線人員的生活條件,冉振宇一邊迅速向局里匯報,一邊與街道辦事處一起想辦法為同事解決住的問題。“這幾天,大家還是需要在辦公室打地鋪,但情況有所改善,可以用上棉絮了。”
吃了幾口泡面當午飯,南明區綜合行政執法四大隊教導員馬飛就抓緊時間蜷縮在沙發上打個盹。四大隊下屬3個中隊的所在區域都在花果園片區,自本輪疫情發生后,馬飛和同事們便開始身兼數職,不分白天黑夜的忙碌——
協助社區工作人員上門進行核酸檢測,或者在核酸檢測點維護秩序,穿著活動不便的防護服,衣服被汗水浸透,但隊員們依然堅持工作,沒有絲毫懈??;
和志愿者一起參與生活物資卸貨、發放,40噸的大貨車進不了花果園,隊員們就把執法車當作轉運車,將物資一袋一袋地搬到執法車上運回來再分裝。有時要從凌晨1點一直忙到天亮,隊員們顧不上腰酸手麻,又立即送往各個單元樓棟。“我們快一點,這些物資就能早點送到居民的手中,他們心也就安了。”馬飛說。
此外,馬飛和隊員們還承擔了接送醫務工作者,幫助急需前往醫院進行治療的社區居民就醫,協助公安、交警封控道路卡點等工作。“我們有點像‘消防員’,哪里需要人手就趕赴哪里。”馬飛說。
“T1區2棟有業主急需嬰兒奶粉,你們哪個區有?”“我們區有個業主是開母嬰店的,家里有嬰兒奶粉,他們需要多少?”9月19日,得知居民需求后,南明區市政工程服務中心副主任顧雪晶立即聯系協調解決。
顧雪晶9月3日進入花果園片區支援小車河辦事處抗疫工作。根據組織安排,9月9日開始負責花果園Q區兩個平臺的物資接駁點工作。作為點位長,他一方面要做好物資接駁點的對接工作,一方面要盡力為群眾解決各種困難。在收到物資后,不能簡單地進行分發,而是根據群眾的實際情況和意愿,向群眾說明情況后進行合理調配。
“兩個平臺共有7棟樓21個單元,上萬名群眾。其中不少年輕租戶平時吃飯都是點外賣,家里連基本的炊具都沒有。”在記者進行電話采訪時,顧雪晶用累得沙啞的聲音說,對于這部分群體,給他們分發蔬菜、米油都用不上。對此,顧雪晶就將生鮮物資多分發給家里人口多的住戶或者左鄰右舍,讓他們幫忙照顧一下沒有炊具、不會做飯的年輕租戶;如果分發的物資里有方便面、面包、午餐肉等易于加工的食物,顧雪晶就會多分給年輕租戶。
顧雪晶在做好點位長工作的同時,不忘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確保轄區市政設施在疫情防控期間正常平穩運行,他組織所里一批業務骨干,加強對轄區內市政設施不間斷巡查及檢查維修的力度,全力以赴做好維護、管養、防汛和應急搶修工作,切實保證市政設施完好率。
到9月25日,南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環境衛生管理站汽車場清運班班長袁興建已經23天沒有回過家了。從9月2日開始,他作為生活垃圾清運專職人員進駐花果園片區,從9月6日開始主要負責花果園1期1棟到7棟的生活垃圾清運工作。
垃圾處理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環,容不得半點馬虎。袁興建每天準時7點到達點位,開始當天的生活垃圾收運和消殺工作。“此次疫情發生比較突然,在執行靜態管理的最初幾天,花果園片區的生活垃圾清運工作并不順暢。經過逐級反映,市里快速協調,幫助我們打通了清運通道。”袁興建說,前期最忙的時候,他曾經48小時不曾合眼。當終于將堆積的生活垃圾清理干凈后,他和小組的同事都暫時松了一口氣。
當時,花果園1期已經被劃分為高風險區域,袁興建和同事們嚴格遵守疫情防控期間貴陽市生活垃圾轉運閉環處置的相關要求處置垃圾。每天,物業服務人員會把居民產生的生活垃圾統一放到樓下的垃圾桶里,袁興建和同事駕駛著垃圾收集車在樓棟間有序穿行,及時進行清運。每到一處,大家都會熟練地對垃圾桶內外及周邊場地進行消毒消殺,并迅速將垃圾裝車運走。
“疫情防控期間,在收運生活垃圾過程中,我們必須嚴格遵守各項操作流程。”袁興建說,他們還要結合實際,合理確定垃圾清運頻次,盡可能減少垃圾滯留時間,做到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在垃圾收運的工作中,袁興建和同事每人都要背著40公斤左右的消毒桶,隨時對各場所進行消殺,每次脫掉手套,手都被汗水泡白了。
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南明城管人在花果園片區全力抗疫,持續攻堅。他們勇往直前、不分晝夜,下沉到最基層,服務到群眾身邊,成為全市綜合行政執法系統戰“疫”人員的“縮影”,為全力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貢獻城管人的力量。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湯利
編輯:胡家歡
統籌:李華瑩
編審:劉文強
-
中國綠茶新金三角:貴州!憑什么?
-
陳晏赴京拜會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
-
貴陽去年空氣質量創歷史最佳 全年357天優良好空
-
展示藝術精品 提供美育服務
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主題美術作品展在貴州美術館展出...
-
陽光云海相約來
在送走2018年最后一場雪后,1月5日清晨,興義市敬南鎮...
-
貴州玉屏:茶花盛開引客來
正值茶花盛開季節,位于貴州省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的...
-
人盡其才 筑夢黔行!貴州奮力推進“人才大匯聚
-
摘帽出列后的三百六十五天!貴州全力鞏固拓展脫
清晨第一縷陽光,鋪灑在初冬的貴州大地,映照著欣欣向...
-
貴州運用大數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一張網
“十四五”時期,貴州基本民生保障將更加完善,社會救...
-
創新一子落 發展滿盤活!貴州各地開發區向改革
-
中超:北京國安平成都蓉城
6月30日,主裁判劉威(左二)與成都蓉城隊球員阿不都海...
-
女子雙人10米臺:陳芋汐/全紅嬋奪冠
當日,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的2022年世界游泳錦標賽跳...
-
世界女排聯賽:中國勝波蘭
當日,在保加利亞索非亞舉行的2022年世界女排聯賽分站...
-
溫網綜合:納達爾、斯維亞特克挺進第三輪
今年法網的男、女單打冠軍納達爾和斯維亞特克從紅土轉...
-
中國籃球名人堂首屆入堂規模確定:25人 1個集體
中國籃協名人堂委員會30日召開首次會議,確定了中國...
-
《農村教育發展報告》:教師隊伍建設成效明顯
東北師范大學中國農村教育發展研究院13日在京發布《中...
-
司考改革:想拿雙學位當“敲門”磚?沒那么簡單
幾乎所有非法學專業的司考考生都拼了命地想在司考改革...